战争冷知识:战争有多可怕!

有人提出这么个问题:唐宋之间明明只有53年,怎么像过了几百年?

下面是回答:

黑格尔老爷曾语出惊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很明显是扯淡,但要分析起来也颇有意思。

啥意思呢?

大致意思就是中国一直在走老路,虽然千百年下来人物如大浪淘沙、层出不穷,但剧情节奏大抵都一个味儿。

很显然是断章取义,但要说完全错误倒也不尽然。

秦统六合跟三国归晋 / 南北接隋唐 / 大明继承元统等等到底有啥区别,黑格尔老爷认为就仅仅只是one more time再来一遍。

naive~

就拿标题所问的五代割据这套玩法来说,确实是天朝传统艺能,可谓源远流长、有例可循。

军阀割据现象在古今中外皆有存在。

中国虽然是一个大一统历史久远的国家,但在中央衰落或乱世易鼎时,也存在军阀割据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五代、民国三个时期为代表。

这不就简单多了。

民国的事儿不好议论,汉末唐末南北朝还是可以给大家说道说道的。

东汉末年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从皇甫嵩、卢植、朱儁几位大佬带着刚出新手村的曹袁等一票精神小伙平定黄巾开始,到曹丕代汉间36年,再到三国归晋间60年。

加起来不到百年却热闹的跟春秋战国有一比。

连严白虎、士燮之流凭借在汉末割据个一城半地都大大提高了知名度,相比之下试问几位朋友能知道东晋“开国”皇帝叫啥?

但情景之下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春秋战国之间打仗动辄几十万近百万,为啥三国这儿曹公下赤壁就只有区区十五万?

关二爷淹了三万人就威震华夏?

武侯五伐中原兵力就只不过五万上下?

人为啥这么少?

答:一方面因为人基本死光了,另一方面因为兵制,咱们后面详讲。

南北朝就更热闹了。

先有五胡乱华,后有中原易主换代如走马灯,打的昏天黑地、天花缭乱然后定睛一看。

好嘛还不到三百年。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

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然而实际政权数量还得翻番,估计凑副扑克牌都富裕。

随之而来什么问题呢?

史料不好找、也不好读。

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什么立场写的统统的不知道。

所以冉大武悼天王一直争议不断,缺乏配角的人物形象太单薄,缺乏过程的事件解读起来也难免断章取义。

有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陈庆之,一般来说这种形象加上战绩的将军在军事史上再次也得是个岳飞级别的偶像人物。

无奈南北朝史料记载方式太过玄幻“南北朝无信史”,缺乏细节。

比如陈庆之八千人纵横天下时,部下都是什么成色?

对手是什么成色?

所克城池防御如何、驻军如何?

想吹陈庆之时着实有点无从下口、力不从心,只能评价为真实实力不详:可能很强,但真不好定论。

好的,终于说到五代了,回到问题为什么五代看起来这么长?

像是隔了几百个世纪?

因为打仗。

只要一打起仗来,时间就得按天来算。

甚至某些重要战斗场合,史料记载得按小时算。

拿喜闻乐见的神仙统帅、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例。

按照他爹三箭赐子的战略指导思想:

一伐刘仁恭,

二败耶律阿保机,

三灭后梁朱温的顺序来讲:

李存勖刚即位就铁腕开搞,把国内该杀的人杀干净后就骑上马出征,即位那几年的李存勖的活动概括起来大致为晋国周边哪里有仗打哪里就有我李某人。

严格意义上这些仗是不是非打不可?

并不是,很多战争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如果可以全胜那肯定就不一样了,李存勖就是例子。

刚即位就对后梁大打出手,转过头突然发现河北刘仁恭更碍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两线作战。

一面对刘仁恭简单分化麻痹后全面开战,一面对抗后梁朱温的援军。

没费多少劲儿就活捉刘仁恭,同时又派个小弟北上顺手暴揍了大举入侵的阿保机。

随后一面称帝一面加速进攻后梁,还得时不时打发一下北面骚扰的契丹。

一脚踢开中都城门、俘杀王彦章后,风卷残云地灭亡了后梁。

甚至在此期间还顺手灭了前蜀,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所谓蜀川天险。

创下了维持至今的31天灭亡蜀川政权的用时最短记录。

指东打西,八面威风的庄宗陛下6不6?

完成这一切时李存勖用了多久?

908-926,仅仅十八年。

一代人都还未长大,李存勖快意恩仇的一生就已经基本落笔。

五代十国总共不过五十年,而李存勖的这十八年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缩影而已。

那时的中国,至少有五十年的时间里什么事都不干,就光打仗,战争是唯一的政府工程。

也就是那五十年的时间里,把军事相关的所有东西全都打出来了。

府兵制、征兵制、募兵制、雇佣兵制、禁卫军政变、宫廷政变继承、君相后三权式微藩镇崛起、强枝弱干、地缘/地理对抗、合作分化、间谍渗透、各种契税货币流通、通货膨胀/紧缩。

五彩缤纷、应有尽有。

你想不出来的办法有别人能想出来,你不走极端自然有人去替你走。

没军粮?

好,我们吃人肉。

打仗缺钱?

好,把国内的有钱人杀了抄家。

士大夫不支持战争?

好,全杀了吧,这个时代不需要文官。

只要有兵就能换皇帝,甚至自己当皇帝,皇帝不值钱,文官更不值钱,百姓最是一文不值,只有一群群的兵痞子。

是的,就是兵痞。

在那个时代下,损失最严重的永远不是军人和藩镇巨头,而是底层的无数苦逼老百姓。

绝大多数真正忠义的将军、勇敢的士兵早就化为黄土。

现实的唐末五代并不是印象中光荣、荡气回肠、快意恩仇的时代。

绝大多数士兵在战场上通常不会勇猛厮杀,而是油头滑脸,装死逃跑,深谙战场保命之道。

实际上战场厮杀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比平时抢劫平民要危险多少,时刻明哲保身,战斗意志极其不堪。

所以战争成色也可见一斑,31天灭亡前蜀,这个数字比从剑门关出发正常行军抵达成都的所用时长多不了多少。

而战时战后抢劫屠杀平民时却一改懦弱慵懒,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是也。

只要是打仗的地方,那一大片基本剩不了几个活人。

所以后来宋朝为什么胜负未分甚至态势大有可为之时就着急着掏钱求和?

因为实在是打厌倦了,战争不会有哪怕一点点好处,带来的只能是分摊到平民头上的无尽痛苦。

缺少劳动力,社会供给崩溃后大量妇孺老弱死亡。

得不到喂养饲养的家禽家畜成批死亡。

死亡的人畜得不到妥善处理,任其曝尸荒野,细菌滋生、瘟疫横行带来更大面积的死亡。

整个儿一大片地方全白了。

事到如今我们自诩爱好和平,口称和平崛起,实乃有因有果。

千百年来中国人真的厌倦战争了。

我们只想种地浇菜。

丈夫儿子出征算起,一天盼作一年过,煎熬又漫长。

等来家人战死通知时,哪怕寿命还剩一万年,也不过堪堪行尸走肉的寥寥一瞬。

所以宁可当一个和平年代不知名的小角色,竭尽全力都只能当个普通人。

相比较而言即使再暗流涌动,整体时代也只能算波澜不惊的小场面。

就这样也千倍万倍的好过当一个被浓墨重彩的乱世强行大浪淘沙推向前台,诸如严白虎这般史书留名的“大人物”。

和平日子确实感觉过的飞快,但没人会羡慕战争的度日如年!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师王汉周

» 五胡十六国20条历史冷知识

» 南北朝20条历史冷知识

» 五代十国14条历史冷知识

» 战争冷知识:战争有多可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与管理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