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断崖上发现中国汉字,教授杨方看后:如果真找到,就对上了

《封燕然山铭》出自东汉班固之手,可自从此人死于狱中以后,这篇著作似乎就消失了踪影。

即使这样,人们似乎从未放弃对他的探索,对于历代中原王朝而言,《封燕然山铭》是为了纪念汉朝历史上对匈奴势力那场决定性胜利而写下的。

别说现代人了,当年李白对于“燕然”二字都是情有独钟,多次在诗词歌赋中提到了这一个词,这也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兴趣。

一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过去,这篇《封燕然山铭》竟然出现了踪迹。

历经艰难险阻,终于现出原形

2017年8月,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和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共同合作,终于宣布在蒙古国的断崖上找到了燕然山摩崖石刻。

中国专家看到这些石刻中国汉字会后,热泪盈眶,毕竟,这副石刻,中国人已经找了1000多年。

当时,有记者专门联系到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杨方。

杨教授表示:如果这次真的找到了,那么就能跟历史记载匹配上了。

由于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一开始大家还是秉持着需要验证的态度,所以当这片石崖刚刚发现的时候,首先要确实它是不是《封燕然山铭》,大家做了一个梯子,做了拓片,根据这些方法,大家发现从文字角度上是能够完全匹配的。

当杨方教授刚刚看到拓片的时候,一眼便认出了那是典型的汉隶,他都有点怀疑这是不是班固本人书写上去的,在他眼里,只要一经确认,这也就说明是他本人留下的唯一真迹了。

铭文的内容“现出原形”后,跟史书上记载在核心内容上竟然也一个字不差,这确实是个惊喜。

那么,这样的历史遗迹,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根据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的描述,这块摩崖石刻是1990年两个牧民兄弟在岩石下方避雨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的,原本的内容并不清晰,可能是由于下雨的缘故,经过雨水冲刷后,在特殊阳光照射下才被发现是文字。

而且,它距离地面差不多有四米的高度,一般的人走过去根本发现不了。

现在想想,如果它距离地面比较低的话,早就被人发现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岁月洗礼,无数王朝的更迭,很难想象它会不会已经被人给损坏了。

由于已经在蒙古国境内了,所以当地政府在发现以后就先放在那了,从1990年到现在,经常有蒙古国的老师带着同学去那里做调查,在乌兰巴托都有不少人知道那个石刻。

不过时间距离已经太久远了,再加上语言不通的问题,所以几乎没人知道上面刻了些什么内容。

也有一些国外的专家前往,不过他们一样不能看出上面的内容。

其实,在蒙古国,相似的东西有很多,一块石刻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稀奇,所以很长时间过去了,没人真正去破解里面的内容也就不足为怪了。

蒙古国也有不少史学方面的专家,他们对文字也有系统的了解,不过他们的学术积累也只能确认那是汉字,大概是北魏年间的东西,还有不少人翻阅了古籍,否认了那种说法,后来,大家经过资料比对,也认出了字体位于隶书和楷体之间。

所以,从这处摩崖石刻重新问世以来,经过了蒙古专家的多次研究,还是没能成功解读。

而那次合作也属于一次偶然,一位蒙古国专家找到了齐木德道尔吉,这才在机缘巧合下认出了《封燕然山铭》。

可以说,这次合作非常有价值,在北魏时期有三次征伐柔然的记录,也是在这一地区,新的搜寻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历史始终绕不开的民族关系,《封燕然山铭》很重要

现代人可能对于那个古老的民族没什么太大的印象,可让历史倒退一千来年,匈奴永远是个重要的存在。

大一统思想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发扬光大了,可匈奴始终是一片挥之不去的“梦魇”。

秦始皇

那会始皇帝已经很厉害了,课本上出现的《过秦论》写得很清楚: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历史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反而更像一个开始。

后来,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将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强大的屏障,这种日子没过多久,只要中原政权出现了什么问题,匈奴就铁定会重新杀回来。

人家骑马,打不过就跑,咱们种地,地也带不走,所以特别是那会的边境地区,对付这些匈奴骑兵总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公元前200年,刘邦非常愤怒,亲自带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自己被层层围困在白登山,这才侥幸逃脱,人家匈奴自古以来都有危机意识,想要灭了他们并不容易。

刘邦

后来,什么和亲政策、铁腕政策全部都用过了,不过匈奴就像一团云似的飘忽不定,总能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的威胁。

情况一直到公元89年,出现了巨大转机。

那也是东汉王朝第一次率大军大规模征讨,带队的是窦宪,跟他去的有一位文采斐然的人才,叫做班固。

班固

这一仗,汉军势如破竹,特别是燕然山之战,是有历史记载的重要战役,几乎直接终结了中原王朝和匈奴长达几百年的战争,为此,北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守住老家了,干脆向北逃窜,窦宪一看士气正旺,干脆也一路猛追,打了一堆漂亮仗。

到了这个时候,北匈奴主力已经被完全消灭,其余的残部不知去向。

而《封燕然山铭》的大致意思,写的就是这次战役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其中最后一句: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窦宪

让汉民族如此振奋精神的大事,怎能不记载呢?

所以燕然石刻就是史书记载的边塞纪功碑的源头,也被后世给不断传承下来,特别是到了近代,大部分类似碑文都能够找到踪迹,偏偏这篇《封燕然山铭》没见踪影,这种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既然《封燕然山铭》作为边塞纪功碑的“祖师爷”,大家也自然没有放弃对它的搜寻。

除了中国人在找,现在的俄罗斯和蒙古国等国都曾寻找过它的身影,当年专家们还专门从阿勒泰山开始一直向北寻找,却始终都没有什么发现。

北京大学的教授朱玉麟曾经还说过

“东汉永元元年这一场战役,直接让匈奴脱离了漠北高原,向西远行,不过史书中记载的《封燕然山铭》则一直都没有找到,现在杭爱山已经归了蒙古国,很多专家都在一路向北寻找,可还是没有它的踪影。”

赫赫有名的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军都没有解决的匈奴问题,这次也被彻底解决。

霍去病

歌颂功绩,在当时看来本就是非常大的事件,这不仅是那会的历史转折,就算放到现在,一样是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过去那么久了,找不到也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毕竟古代又没有经纬度的概念,燕然山又是一片很大的山脉,在班固去世以后,想找到《封燕然山铭》几乎是难上加难。

即使放在现在,用上最高科技的技术,想要找到它也非常艰难,别看现在的燕然山相对高度不是很高,不过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全部都是无人区,搜索起来成本也很高,想要靠人工搜寻,几乎也不现实。

要是没有那次偶然,或许它至今仍难见天日。

石刻位于杭爱山一处向南突出的岩石之上,宽度约为130厘米,高度约为94厘米,《后汉书》中所记载的《封燕然山铭》跟石刻上的文字相差大约在几十个,不过也都是些古汉语中非常常见的语气助词。

而这次“验明正身”还有个重大价值:人们普遍认为的“燕然山”,跟汉朝那会的燕然山似乎并不是一个地方,偏了大约两百公里。

这可能也是另一个一直没有搜寻到真迹的原因。

经过窦宪那次率军对匈奴大战,只是记载到匈奴朝着西边去了,后来便没了踪迹。

不过,英国史学家写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又找到了他们的下文。

原来,当初他们被打败以后,朝着西边一路狂奔,最终到达了欧洲黑海和多瑙河一带,和哥特原住民待在一起,接着他们又干起了老本行,继续向西不断袭扰,最终出现在罗马城附近,不得不说,窦宪当年这次出征,不仅仅改变的是中国历史,还影响到了世界历史。

此外,这处《封燕然山铭》对于研究汉代蒙古高原的位置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等于直接提供了“燕然山”的真实地理坐标,这给探究古代汉匈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有非常丰厚的历史地理学的意义,值得整个中国史学界去研究。

如果只是看到一篇古文,他的真实性还要结合实际史实不断去探究,不过,《封燕然山铭》经过发现以后,直接可以印证史书的真实性,总体而言,它的意义非同凡响。

齐木德道尔格也说:“这是人类的一个历史记载。”

确实,从学术方面去考虑,他有非常丰厚的历史价值,这更是说明当时匈奴的核心地带就在这一块,山名都是匈奴语的汉译,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流传了千年的史书和资料,这次也终于得到了完全匹配。

我们也不禁怀念起它的作者班固,此人十几岁的年纪便博览群书,在父亲的基础上,历经二十余年完成了《汉书》。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人才,却因窦宪擅权被株连,最终在六十一岁的年龄死于狱中,这同样也是历史的不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与管理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