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腊”起源于我国上古神农时,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尔雅》载:“凡年末岁初之交,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商朝将过年直称为“祀”,即取义于这期间要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这种祭祀活动,古人称之为“腊”或“蜡”,周朝时“腊”专祭祖先,“蜡”专祭百神。秦汉时统称为“腊”,夏及汉后各朝,“腊”皆举行于农历十二月,故世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

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古时年终十二月以祭祀为中心内容。究其形成原因:

1. 年岁交替,须祭祖祀神;

2. 天寒农闲,劳力充裕;

3. 野兽冬眠,狩猎良机。

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腊月习俗有哪些?

1. 腊月初八:腊八;

2. 腊月二十三:小年:

3. 腊月二十四:扫尘;

4.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5.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6. 腊月二十七:宰鸡大集;

7. 腊月二十八:蒸馒头;

8. 腊月二十九:祭祖、小除夕;

9. 大年三十儿:除夕、守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与管理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