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始皇帝赢政,一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觉得秦始皇是暴君,那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呢?今天我们就来客观地解读一下这个历史人物。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秦始皇像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公元前247年,13岁的赢政即王位;前238年铲除嫪毐与吕不韦后开始独揽大政;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秦朝,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典章法制;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到了晚年,他在位期间进行多项大型工程,包括修筑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前210年,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秦始皇奠定了中国政治史上两千余年之专制政治格局,曾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修建郑国渠、灵渠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郑国渠线路图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秦王政本来就想发展水利,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也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灵渠线路图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灵渠奇迹两千载,堪与长城共壮怀。”为统一岭南,秦始皇下令“凿渠运粮”,公元前214年,凿成“与长城南北相呼应”的世界奇观——灵渠,让北去的湘江和南流的漓江开启了2200多年的连接,更促成了其背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交汇。

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现代的行政区划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七国文字对比

统一文字

在秦统一六国前,各诸侯国都使用自己的文字,这严重阻碍了政令的推行和各地之间文化的交流。因此在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便下令对各国原来使用的文字进行整理,规定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为了推行这一书体,秦始皇还命令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书体编写了《仓颉篇》、《爱历篇》、《博学篇》,以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其意义无疑是非常深远的!这不仅是对此前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和演变所做的一次总结,也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大变革,对后世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度量衡、七国钱币对比

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叫秦半两,在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统一六国后,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丙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成为全国通告之法定货币。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指“度”是“尺”,计量长短。“量”是“斗”,计量容积、重量。“衡”是“秤”,称量测量。统一度量衡成为维护和保证商业贸易公平的准则。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不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制度实际上只行于旧秦,还有旧赵境内,东方许多地区仍以百步为亩,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驰道、直道示图

驰道、直道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马车的大小不一,车道也有宽有窄,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便下令将车辆的轮距一律改为六尺,即我们所说的“车同轨”,这样的车辆在全国范围内就方便通行了。除此之外,在交通上,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原来各诸侯割据势力在各地修筑的关塞堡垒,严重影响了诸侯国之间的往来。秦统一后,秦始皇在下令拆除了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的同时,还修筑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直向北延伸、全长约九百千米的直道,以此来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这些驰道、直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

驰道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国道”。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四周呈散射形状分布。但实际上,这些驰道并非我们理解地跟现在的公路一样,而是跟现在的铁路有几分相似,是一种轨道交通。所以,秦始皇要求“车同轨”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这个要求就是要把马车变成古代的火车,只不过动力不是现代化的电气或机械动力,而是马匹之类的畜力。这些“轨(铁)路”就是秦驰道的一部分。也只有轨道交通才能最大幅度改善道路状况,这也是在没有现代化的发明之前,最有效地解决陆地交通困难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发明。轨道交通式的马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马车的行进速度,而且也能够节省畜力并且提高载重能力。沿途设置的驿站可以很快地更换马匹。因此,“车同轨”本质上就是为了驰道这一轨道交通服务的。秦始皇的改革措施绝非是毫无章法的单一零散的改革,而是一个系统的改革方案。所以,真的不得不佩服秦始皇,他的高瞻远瞩,远远超越了其同时代的人!

秦长城

秦始皇简介及功绩【秦始皇历史事件解读评价】

秦长城示意图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与管理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