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部级,书画天才,一字千金可致富,却被传是贪官,为恶乡邻?

官至部级,书画天才,一字千金可致富,却被传是贪官,为恶乡邻?

他据传出身寒门,后经过发奋努力读书学习,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曾为太子老师,官至陪都南京礼部尚书,这个在当时来说,肯定没有都城北京的礼部尚书那么有实权,但是放到现在,在级别上,应也是正儿八经的正部级官员了吧,是不是又一个读书改变命运,励志成功的典范。

他是明朝后期大臣董其昌,字玄宰,号香光居士,著名的书画大家;是松江华亭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人,明清那个时候,江苏浙江这一带,就是比较富庶的地区,名人士子也是出得比较多的地方;活到八十二岁的高寿,从三十多岁出仕,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亦官亦隐几十年,三进三退,在官场是进退得宜,儒家典型善明哲保身的人物。

人生几十年,中间又潜心书画;按道理来说,这样一个在当时朝野很有名望的人物,在为人处世上,也可以看出极其精明、且在当时的仕宦阶层中,既攀上了当时世俗权势的巅峰,又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谦逊超迈的好形象的一个人;为什么在后来却又有被人争议,却还被传是贪官,为恶乡邻,甚至弄出民抄董宦的事件出来呢?

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却闹到六十多岁了,因为董府被一些读书人和乡民围住,双方大打出手,一场混乱中,把他家许多楼亭台阁付之一炬,而被焚毁,董其昌也因此事惶惶然避难于苏州、吴兴等外地,事件几个月才平息下来;据《明史》记:”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事情据传是始于他儿子,和别人弄出来的一桩纠纷;这个事件真相,其中真假到底如何?现在一时间也很难说得清楚明白,有些事也不好考究;不过有牵涉到当时的权势阶层、政治利益的恩怨纠纷,这个中间应是有比较复杂的原因的;而且当时的权势阶层这些人家,有他们当时的行事方式,生活行为、处事方式,自有他们阶层特色;只有由客观历史真相定其公论。

不过据史传,董其昌的儿子的才能学识,应是不如他的;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有,也现实中子不如父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家教传承也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如董其昌乃官居大臣,曾为帝师,当世有盛名之名家大师,少有的书画天才,更是要珍惜自己的羽毛;特别是以其天赋,在书画上的成就,集古法之大成;于当世有“邢张米董”,南董北米之说;《明史》记: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可见他的字画,在当时就是名人字画,弥足珍贵;而且一直到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其书法也是风靡当时,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难以比拟的;其在文人画上,才能可同苏轼、赵孟并列;见《明史》:性和善,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儗之米芾、赵孟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一个如此地位名声的大师名家,其书法字画,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可以说是一字千金了吧;不是网上有传近年,董其昌的一幅作品,以几千万的价格拍卖成交;特别是现在如此地位的书画名家大师,根本就不差钱;完全以书法字画,就可以养家致富,哪用得着去贪争点点田土之利;当以风雅清正名传后世。

#人文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与管理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